|
劉起勇:登革熱持續(xù)“北上”,已登陸黃河北岸 |
加入時間:2024-06-09 來源:新京報 作者:戴軒 |
|
|
|
|
專訪中疾控首席專家劉起勇:
登革熱持續(xù)“北上”,已登陸黃河北岸
我國目前發(fā)現的輸入病例數超過了往年的平均值。
全球變暖對于傳染病流行將有深遠影響,當病媒動物獲得了更廣闊的溫暖地域,其攜帶傳播的疾病也將隨之擴張,在人類社會造成流行。
今日(6月6日)是第八個世界害蟲日,中疾控病媒生物首席專家劉起勇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。
他告訴記者,備受關注的媒介生物傳染病登革熱,今年全球流行強度已超過歷史水平,我國目前發(fā)現的輸入病例數也超過了往年的平均值。
病原體、病媒生物及所在環(huán)境構成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,媒介生物傳染病將是人類永恒的挑戰(zhàn)。
今年登革熱輸入病例超過往年均值,有本土傳播風險
新京報:你很關注登革熱的問題,登革熱疫情現在最北擴展到了我國哪里?
劉起勇:登革熱原來是典型的熱帶傳染病,后來從我國東南沿海不斷向內陸、向西向北擴展,現在跨過長江,逼向黃河,已在黃河北岸發(fā)生過一次小的暴發(fā)了。
新京報:它會來到北方嗎?
劉起勇:的確有這種擔心,這個趨勢是存在的。舉個例子,白紋伊蚊是登革熱的傳播媒介,就是白天叮人的那種花蚊子。1985年,我在北京想拿白紋伊蚊做實驗,好幾天沒抓到幾只,最后實驗沒做成;現在白紋伊蚊到處都是,公園綠地中的密度很高,而登革熱不斷向北,就是因為這些傳播媒介的擴展。
新京報:你提到過登革熱今年防控壓力最大,這是為什么?
劉起勇:全球的氣候形勢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異常高溫,今年登革熱流行強度超過了歷史水平,首先是南美超過了歷史極值,東南亞國家的數據也在翻倍甚至翻數倍增加。
我國的登革熱疫情都是輸入疫情,全球病例增多,我國面臨輸入風險。今年我們的輸入病例已經超過了往年平均值,僅次于2019年的歷史紀錄,有引發(fā)本地傳播的危險。
地球在變暖,傳染病在突破邊界
新京報:我們面臨的傳染病防控挑戰(zhàn)是什么?
劉起勇:媒介生物種類傳染病不斷刷新,原來不認識的疾病不斷被發(fā)現,還有一些病原體進化,出現了導致人間感染的新類型。
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,在41種法定報告?zhèn)魅静≈校?1種典型的媒介生物傳染病,包括甲類的鼠疫,乙類的流行性出血熱、流行性乙型腦炎、瘧疾等,丙類的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等。
所有的媒介生物傳染病不可能都列在這里面,但很多可以造成本地感染,甚至是全球大流行,其中有十來種比較重要。還有很多新發(fā)、被忽視、未知的傳染病,這個數很大。
新京報:氣候變化會帶來哪些問題?
劉起勇:一些媒介生物傳染病的發(fā)展不斷擴張,空間在擴展,時間在拉長,突破了原來的邊界;傳染病發(fā)生的規(guī)模和頻率不斷刷新,感染數和死亡數也不斷增加。譬如之前說的登革熱,以前幾十例就很多,現在幾百例很常見,甚至可以成千上萬;國內以前說十年一次暴發(fā),2006年開始這個說法就不用了,因為每年都有暴發(fā),時大時小。
新京報:氣候變暖一定有利于傳染病擴張嗎?低溫區(qū)域同時也在縮減,會不會有些傳染病也會下降,增減之間能達成一個平衡嗎?
劉起勇:任何因素變化都有正負效應,但經過研究發(fā)現,氣溫升高的正效應遠遠大于負效應,有些傳染病在下降,但是大多數媒介生物傳染病是在上升的。
新京報:這個正效應有沒有限度?比如升溫到某個程度就停止了。
劉起勇:當然對于病媒生物來說不是溫度越高越好,對于熱帶地區(qū),氣溫最高的時候,蚊子的數量反而下降,但溫度升高讓適宜繁殖的季節(jié)拉長了,整體來說比原來多了很多;另外一點,蚊蟲一周左右繁殖一代,時間拉長,一代繁殖一代,就是指數增長。
這里還有一個專業(yè)的概念,譬如登革熱在人之間的傳播靠的是蚊子,如果蚊子數量不夠,傳一次沒了,就不會續(xù)發(fā),只有零星病例;因此形成循環(huán)傳播靠的不是蚊子個體,而是群體,老的蚊子死了,新蚊子成長起來,達到一定量才能支撐傳播與疫情暴發(fā),這叫媒介能量,可以用密度來代替。數量越多,密度越高,疫情暴發(fā)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新京報:按照全球變暖的趨勢,這些季節(jié)性的蚊媒傳染病會不會成為四季流行的常態(tài)病種?
劉起勇:有可能。比如登革熱在東南亞就是一個地方性傳染病,病毒一直在本地循環(huán),因為常年有蚊子;我們每年是病毒輸入,到季節(jié)了通過蚊子傳播,蚊子沒了就消失了。
我國南方的熱帶地區(qū),是最有可能首先建立起病毒本地化循環(huán)的,比如海南、云南的西雙版納等地區(qū),F在偶爾發(fā)現了跨年度的傳播,還沒有持續(xù)循環(huán)的,但條件越來越具備了。
媒介生物傳染病是“人類永恒的挑戰(zhàn)”
新京報:怎么看待媒介生物傳染病對現代社會的影響?
劉起勇:我們的結論是,媒介生物傳染病是人類永恒的挑戰(zhàn)。媒介生物與病原體、宿主動物對應的環(huán)境構成一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這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一直存在,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,它們在這個系統(tǒng)中相互作用,不斷演化,不斷突變,然后造成新的流行株和基因型,導致人間感染傳播暴發(fā)流行。因為氣候變化導致的媒介生物傳染病的問題,已經成為全球的共同挑戰(zhàn)。
新京報:這對我們國家意味著什么?
劉起勇:我們國家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,因為我國大多數地區(qū)在非熱帶,隨著氣候變化,這些區(qū)域升溫“升級”,很多種類的生物活動范圍在擴展,疾病范圍隨著媒介生物也在擴大。
新京報:哪些疾病和病媒生物是值得關注的?
劉起勇:首先是蚊媒傳染病,它的傳播效率比較高,很容易暴發(fā)流行;其次是蜱傳疾病,現在呈現上升勢頭,譬如發(fā)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,以前只有幾個省有,現在27個省份都發(fā)現了,最北到了遼寧。
新京報:你提到媒介生物傳染病和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捆綁關系,既然我們不能決定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那面對傳染病擴張還有哪些策略?
劉起勇:長遠來看要控制氣候變化的強度,通過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進行,這個在政策層面推進,也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。
在主動應對方面,包括建立全國病媒生物監(jiān)測預警體系,主動進行風險管控,關口前移?纯词裁磿r候哪些病出來了,分析蟲媒的密度是否達到傳播暴發(fā)風險,發(fā)出預警,降低媒介能量,這就是我們的策略。
|
信息、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。 |
|
|
|
|
|